摘要:尊貴高尚的駱駝神,帶來佑護和吉祥 蒙古族祭駝祝詞 ? 駱駝文化 從古至今,駱駝始終被人們視作吉祥和深情的象征,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。遠古時期的游牧 民族,就把最好的駱駝挑
“尊貴高尚的駱駝神,帶來佑護和吉祥”
——蒙古族祭駝祝詞
?
駱駝文化
從古至今,駱駝始終被人們視作吉祥和深情的象征,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。遠古時期的游牧 民族,就把最好的駱駝挑選出來,敬獻給天地、山神、樹神,不使用不宰殺,終生供養(yǎng)。從 漢代開始,從宮廷到民間,開始有擺供駱駝雕象的習(xí)俗。到了唐代,一些皇親國戚、達官顯 貴,還將駱駝俑作為隨葬品入葬。從西安墓中出土的騎駝陶俑,駱駝臥地,胡人騎在雙峰間, 服飾色彩絢麗,姿式生動傳神。唐宋以后,供奉的駝像由陶制品發(fā)展到瓷、石、木、玉、銅、 金、銀等多種制品,牧民們更是將駝像世代相傳,擺供家中,焚香祈禱。
?
草 原上的牧民在生產(chǎn)生活的實踐中,創(chuàng)造了豐富多彩的歌舞、體育、娛樂、祭祀等活動,形成 了民族特色濃郁、地區(qū)特色鮮明的駱駝文化。
為了頌揚駱駝的功績,并希冀駝群繁殖增收,族牧民創(chuàng)作了索爾吉納舞,即公駝舞或金駝舞。 每逢秋季分駝群時,男女老幼拉手成排,邊唱贊駝之歌邊踏步起舞。其中有兩人分別扮演公 母駱駝,模仿駱駝昂首顛跑,相互在隊形中穿插追逐嬉戲。待“公駝”將“母駝”捉住后, 換人表演。循環(huán)反復(fù),盡興而散。賽駱駝,是草原上許多地方那達慕盛會上不可缺少的娛樂 競技活動。它分為近程賽和遠程賽兩種,近程賽3~5公里,遠程賽5公里以上,以10公 里居多。比賽前,一般要舉行隆重的“喚風”儀式,騎手們驅(qū)駝繞燃燒的香火三圈,并接過 送行人敬獻的銀碗美酒一飲而盡,然后到起跑線上等待比賽。比賽時,駝群你追我趕,爭先 恐后,最高時速可達80公里,連駿馬也難以匹敵。賽事結(jié)束后,還有“接風”儀式,并當 場發(fā)獎,有的地方萬米駝賽的獎品是一峰駱駝。牧民在與駱駝長期相處的過程中, 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對駱駝的崇拜也發(fā)展到極致。佛教傳入后,他們除了將最好的駱駝敬獻 給山神外,同時另選一峰敬獻給佛,作為佛之騎乘,也是不使用不宰殺,終生供養(yǎng)。此外, 對駝群中為全家作出巨大貢獻的駱駝視為“功臣”駝,退役后不宰殺不轉(zhuǎn)售,終生供養(yǎng)。在 一些養(yǎng)駝區(qū),還盛行著將駱駝作為實體祭祀的習(xí)俗。這種祭駝活動內(nèi)容十分豐富,包括祭兒 駝(種公駝)、祭母駝、祭駝群等。古代陰山巖畫中的雙峰駝形象祭兒駝分為家祭和 公祭。
有首小詩描繪了牧民家庭祭兒駝的情況:
大年三十夜,各家祭兒駝。
天地同迎春,人畜呈吉祥。
廟祭又稱公祭,一般在農(nóng)歷二月十五種公駝發(fā)情期間,牧民們趕著駝群從四面八方來到幾駝 廟共同祭祀。(駱駝奶粉誠招省市級代理商)儀式上,牧民們在廟內(nèi)的駱駝神前擺放供品,主持人手捧哈達,面對駱駝神朗 誦祝詞,大意是:
尊貴高尚的駱駝神啊,
請給你的駝群,
帶來佑護和吉祥吧!
讓你的母胎全部懷胎,
讓你的子孫具有雄偉的身材,
讓你的種群壯大和發(fā)展!
祭母駝日期是在祭兒駝結(jié)束后,母駝產(chǎn)羔前一個月內(nèi),以祭火神的形式,由各牧戶依次在各 自家中進行。祭駝群則是在每年駝群膘肥體壯的秋季,由各牧戶各自舉行,并邀請眾多親朋 好友參加,共享豐收喜悅。各牧戶都盡量找回自己所有的駱駝,其中獻給山神、佛主和自家 的功臣駝必須找回,如果其中一種出現(xiàn)空缺,則在儀式上重新選定繼承者,確保永續(xù)不斷。 駱駝精神,一是相信沙漠的那邊有綠洲,二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向充滿希望的綠色。
——一位哲人的話
駱駝精神,始終是推動時代前進的偉大動力。有一首詩歌,用樸實無華的語言,贊美了駱駝 精神:
駱駝,草原民族的神圣騎乘,
駱駝,堅韌不拔的大地精靈。
她那高大的身影,
賜予我信心和力量。
在那高聳入云的山峰間,
有牧人的孩子成長的歲月,
他們向往比駝峰還高的天空,
長大以后成為大漠的脊梁。
著名詞作家火華,在一首《金色的駱駝》歌詞中抒情詠志:
駱駝啊駱駝,金色的駱駝,
你駝我走過浩瀚的沙漠。
在那干渴的旅途上,
領(lǐng)我走到粼粼碧波。
在那暴風雨襲來的時候,
你用身體溫暖了我。
啊,駱駝,有你引路,
我知道應(yīng)該怎樣生活。
駱駝啊駱駝,金色的駱駝,
你是一座行走的山坡。
風沙漫漫你昂首天外,
烈日炎炎決不退縮。
沒有嘆息,沒有哀怨,
永遠是一支奮進的歌。
啊,駱駝,有你引路,
我知道怎樣開拓!
歷史上,人們就用駱駝來比喻那些肯于吃苦、勇于進取者。胡適先生就曾將徽商稱為“徽駱 駝”。人們把那些為黨和人民的事業(yè)鞠躬盡瘁、無私奉獻的共產(chǎn)黨員和領(lǐng)導(dǎo)干部,也譽之為 “駱駝”。葉劍英元帥曾這樣評價任弼時:“他是我們黨的駱駝,中國人民的駱駝,擔負著 沉重的擔子,走著漫長的艱苦道路,沒有休息,沒有享受,沒有任何的個人計較。他是杰出 的共產(chǎn)主義者,是我們黨最好的黨員,是我們的模范。”這既是對任弼時同志駱駝精神的高 度贊揚,也是對駱駝精神的最好概括。
郭沫若也寫過一首《駱駝》的詩歌。(駱駝奶粉品牌代理)詩中更是用駱駝來象征偉大的中國共產(chǎn)黨和人民領(lǐng)袖, 團結(jié)帶領(lǐng)中國各族人民戰(zhàn)勝各種困難,從黑暗走向黎明,并永不停步地進行新的長征:
駱駝,你,沙漠的船,
你,有生命的山!
在黑暗中,你昂頭天外,
導(dǎo)引著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線。
暴風雨來時,旅行者緊緊依靠著你,
渡過了艱難。
看啊,璀璨的火云已在天際彌漫,
長征不會有歇腳的一天。
縱使走到天盡頭,
天外也還有家園。
駱駝的文化深深根植在草原民族的生活中,駱駝的精神也深深的烙在了歷史的豐碑上!
原文出處: